跳到主要內容

買公設地 只能按比例抵稅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財政部賦稅署本周將發布新規定,未來民眾只要是「購買」公共設施保留地來抵繳遺產及贈與稅,只能按比例抵繳,不再享有「全額抵繳」的節稅優惠。

不過,財稅官員表示,如果民眾的私有地被劃定為公設地、或繼承取得的公設地,如果要用來抵繳遺產稅或是贈與稅,仍可享有全額抵繳遺贈稅的優惠,不受新規定的影響。

官員說,拿公設地抵繳遺贈稅是以土地公告現值計算抵稅價值,但公設地的市價一般只有公告現值的1到2成,因此形同「低買高抵」,不少有錢人透過購買公設地抵稅的方式節稅,市面上甚至還有代書仲介購買公設地幫有錢人節稅,因此財政部必須適度防堵這項遊走灰色地帶的節稅管道。

國稅局官員指出,以前曾有一位納稅人原本要繳數千萬元的遺產稅,結果全部拿公設地來抵稅,最後一毛錢也不用繳,政府只收到一堆土地。

至於公設地抵稅的比例要怎麼訂?官員舉例,假設王先生身後留下5,000萬元遺產,其中包括一筆市價100萬元、公告現值1,000萬元的公設地,扣除1,200萬元免稅額,乘上10%的稅率,原本要繳380萬元遺產稅,但用名下價值千萬元的公設地抵掉後,等於免稅。

但新制上路後,王先生這塊公設地的抵稅價值只剩下76萬元。因為根據賦稅署訂出的計算公式,公設地的抵稅額度為遺產稅額X(公設地價值/遺產總額),因此王先生的公設地抵稅額為380萬X(1,000萬/5,000萬),也就是說,繼承人還要補繳304萬元遺產稅。

官員強調,以往遺贈稅最高稅率高達50%,但去年1月23日政府將遺贈稅率大降為10%後,為防堵有心人藉此逃漏遺贈稅,造成政府收不到稅,手上卻留一堆公設地的怪現象,因此修訂遺贈稅施行細則第44 條,而行政院上周批准後,財政部本周將公告實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訂定「一百零一年度個人出售房屋未申報或已申報而未能提出證明文件之財產交易所得標準」,並自即日生效。

(四) 臺南市: 1、東區、南區、北區、安南區、安平區及中西區:依房屋評定現值之14%計算。 2、新營區及永康區:依房屋評定現值之10%計算。 3、鹽水區、白河區、柳營區、後壁區、東山區、麻豆區、下營區、六甲區、官田區、大內區、佳里區、學甲區、西港區、七股區、將軍區、北門區、新化區、善化區、新市區、安定區、山上區、玉井區、楠西區、南化區、左鎮區、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及龍崎區:依房屋評定現值之8%計算。

房屋稅超徵 原來計入地下停車位

【聯合報╱記者蔡宗明、賈寶楠、吳政修/連線市報導】 財政部十二年前,即對公寓大樓地下室住戶的自用車位通令免徵房屋稅;但近半年來台南市不少大樓住戶發現被徵稅至今,紛紛向稅務局討回稅款,至少有數萬戶需退稅。 其他各縣市都宣稱未對大樓地下室的自用停車位課稅,除非出租營業才收稅。稅務官員說,民眾可檢視稅單「課稅面積」,如超過房屋所有權狀登載的「使用面積」,可向稅務單位查詢。 台南市陳姓市民八十四年間住進安平區大樓,去年他發現房屋稅,比晚他兩年搬到對面、同樣卅五坪房子的弟弟,多了將近一千元。 台南市議員馬崇喜去年底接獲陳先生反映後,向稅務局長李秀雄反映,發現全市很多住戶的自用地下停車位被課房屋稅,稅務局同意依財政部規定,退還五年溢收稅款,每戶退稅從二千元至七千元不等。 李秀雄表示,因稅務單位認為許多住戶將停車位轉租,或營業單位擅自將停車場改建為營業場所,才對大樓地下停車位課徵房屋稅。 他說,免徵地下停車場稅,應由納稅人主動申請,稅務局不清楚誰符合免徵條件,十一年來也透過網路及請媒體宣導,可能效果不彰,形成溢收房屋稅現象。

今年1到8月 房屋贈與棟數再創新高

聯合晚報 / 記者:游智文 / 台北報導 / 2010-10-15 遺贈稅調降帶動的購屋熱潮持續發酵,房仲業者統計今年全國贈與移轉棟數發現,今年1~8月平均每月贈與棟數近3千棟,比去年又多出220餘棟,再創歷史新高。 金融海嘯後政府為救經濟,於去年1月調降遺贈稅從最高50%,降為單一稅率10%,並大幅提高贈與免稅額至220萬元。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遺贈稅調降除了吸引海外資金回流,讓海嘯後的這波資金潮更為澎湃洶湧,由於透過購買不動產贈與子女,採遠低於市價的公告現值作為課稅計算基礎,節稅效果更佳,讓民眾更樂於購屋轉贈。 去年一月底降稅生效後,統計2009年全年全台贈與棟數即高達33,256棟,較2008年增加約1500棟,寫下歷史新紀錄;今年效應持續升溫,1至8月全台贈與棟數已達2,3997棟,預估全年應可突破35,000戶水準,再創新高。 如以每月平均數來看,2000年以來每月多在2300~2600棟之間,去年降稅後跳升到2700棟,而今年前8月平均達2999.6 棟,也有機會首度突破3000棟大關。 以今年各區域贈與情況分析,房地產價值高的大台北地區一枝獨秀,台北市截至8月共5422棟,排名第一,台北縣5249 棟緊追在後,大台北地區即占全台贈與棟數44%,將近5成。 排名第三、四、五名的,則分別是桃園縣、台中市及高雄市,顯示民眾大多選擇主要都會區住宅作為贈與。 徐佳馨分析,台北縣市及主要都會區贈與風氣較熱,是意料中事,一來是都會區公告現值和市值差距更大,可用最低成本合法將財富資產轉移給下一代;另外,都會區住宅房價上漲快,幅度大,也是資產配置最佳工具。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統計數據顯示,台北縣與台中縣雖然移轉棟數小於台北市與台北縣,但贈與面積反於大於台北市與台中市,顯示除了房價差異讓贈與者大方不少,也意謂大坪數產品在房價低的區域更受贈與者的喜愛。 房仲業表示,長期來說,不動產所具備的節稅優勢與增值潛力,仍是富人資產布局重點,在海外熱錢回台四處流竄之際,預估市價與公告現值差距大、增值空間大的都會型優質產品,仍將因為這些熱錢進駐而持續加溫。